景區簡介
幽谷峻峽,玉宇仙境——大方縣油杉河旅游區位于貴州省西部,畢節地區中部,大方縣境東北部,西距大方縣城58公里,東距金沙縣城僅36公里。油杉河是大方縣境內為數不多的幾條屬于赤水河系的河流之一。九龍山也是大方縣境烏江流域和赤水河流域的分水嶺,南為烏江流域,北為赤水河流域。而油杉河則直接發源于九龍山北麓,流淌約15公里后入金沙縣境,又稱油杉河、冷水河、水邊河等,而后入發源于大方縣境的,赤水河的最大支流二道河,最后匯入赤水河。油杉河流域包括后河、油杉河等兩條主要河流和數十條溪流溝澗,旅游區規劃總面積148.9平方公里,涉及星宿、雨沖兩個鄉10村。
地理環境
油杉河源于九龍山北麓,屬赤水河水系。整個流域面積約為41平方公里。大方境內以油杉河、后河為主要河流,灣流溝澗達數10條之多,一般都在海拔1400米以上,最高點是后河天門峰,海拔1810米;最抵點是三岔河河口,海拔800米,其相對高度達350米―100米之間。形成贍巖峭壁,深壑幽谷, 山高水低,大起大落的雄偉氣勢,屬于典型咯斯特峰叢中切槽谷地形。
油杉河所處的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其交通之艱難,不亞于劍門蜀道。正是由于這種艱險,遏制油杉河與外界的聯系,但與此同時,也遏制油杉河森林植被的破壞速度,使一部分原始森林和大面積的天然次生林得以保存,全境植被覆蓋率達80%以上。
自然資源
福建柏
在眾多的珍貴植物中,福建柏應當首屈一指。在油杉河流域,現存的福建柏超過10萬株,連片生長的有3萬多株,總面積達50公頃。這么大面積的福建柏,在貴州還是首次發現。
至于那些零星生長的古、大、稀植物,更是各有特色,各具神奇。
黃楊樹
又稱“千年矮”,在油杉河就有這么三株特大的黃楊樹。三株黃楊樹分別生長在三座古墓上,樹干盤錯曲扭,龍釧古粹;樹冠圓渾蓬茸,蒼翠欲滴。遠遠望去,猶如三個巨大的綠色絨球,甚為壯觀。
“神樹”
油杉河有一株被當地村民供奉為“神樹”的千年銀杏樹樹林,有大小銀杏樹30 多株,其中主樹高30多米,胸圍7米多,其余植株沿主樹周圍蔓延生長,形成一尖頂樹叢,樹冠占地面積一畝多。樹葉似蝴蝶型,落英滿地,宛如金色的地毯。這叢銀杏樹林有600多年的樹齡,有著許許多多神奇怪誕的傳說。
銀杏樹林
這叢銀杏樹林,相傳叫御賜白果樹,據《王氏譜書》記載,明成化年間,朝廷與水西土司的關系曾一度緊張,隨時有發生分裂戰爭的可能。公元1480年,水西君主安貴榮接到明憲宗的圣旨,召其進京面圣。安貴榮根據當時的情況認為,進京有被殺的危險,不去又怕被定為欺君之罪,決定派他的大臣阿納代其進京。阿納置生死于不顧,進京拜見明憲宗,奏明水西并未謀反,緩和水西土司同明朝廷的緊張關系。明憲宗大喜,誥封阿納為榮祿大夫。并賞賜兩缽白果樹苗,阿納拜領,帶回水西故土,種植成功,繁衍至今。
油杉河
油杉河展現給人們的不光是豐富的森林野生資源。更有那如詩如畫、玉宇仙境的真山真水,令人擊掌叫絕、留連忘返的原始風光。全境奇峰連綿,嶧石嵯峨,溝壑幽深,瀑泉潺潺,溪澗凝碧,林木蓊郁。兼山石流泉林木之勝,集雄奇靈秀幽之韻,真是令人嘆為觀止。油杉河流域的兩兩樣主要河流,其源頭都在海拔1500米以,分別流淌不到15公里而后匯合,總落差高達700米左右。因而河水急劇奔流,跌水瀑布連綿不斷,沿途時有溪流飛泉傾注而入,構成了一幅幅秀美的壯麗風光。
兩條河各具特色。后河沿岸山巖一路較為疏緩,土層豐厚,植被茂密。河水時而洶涌奔放,時而連綿跌落,時而寧靜幽邃,時而平緩舒展。油杉河中游一段,夾岸削壁對峙,重山如闕,峭壁雜樹交橫,藤蘿懸垂,河谷幽深陰翳,氣襲人。仰望崖端,天開一線,云氣往來;俯視谷底,一綹河,深重凝碧。
主要景點
瀑布
令人贊嘆不已的,還有那些大大小小的流泉飛瀑。有的如銀河倒掛,有的若白練凌空,有的似輕紗飄渺,有的像珠簾垂掛?!熬盘炱佟?、“一線瀑”、“雙飛瀑”“九疊瀑”、“珍珠瀑”、“漂紗瀑”,數不勝數。此番勝景,大有不讓匡廬之勢。
山巒
登臨油杉河中部的馬鬃嶺,極目環顧,山巒溝壑一覽無余。遠山層巒疊障,煙波浩渺,近山溝壑起伏,雄奇偉岸。若逢雨后初晴,水氣郁結,林嵐積翠,谷中薄霧傍山蒸騰,深壑淺谷清煙繚繞,遠山近巒披紗纏云,恍若仙境。后河上游群峰兀立,危巖羅列,怪石嶙峋。山巖千姿百態,造型神似逼真,惟肖惟妙,可謂神工鬼斧,天成地就?!疤扉T峰”是油杉河最高峰,境內諸峰皆環拜拱衛,好一派王者獨尊、萬笏歸朝之?!坝駢胤濉?、“神女峰”、“文筆峰”、“孔雀巖”、“母子巖”、“夫妻巖”、“望夫石”、“擎天石”,移步即景,神采各異。
“仙宇屯”
“仙宇蹬”乃油杉河第一名山,是游人必至之勝境。此山三面環水,平地拔起。順看如擎天一柱,側看若巨大屏風;遠看是群峰一巒,近看則削壁千仞。上山之路極為艱難,但登監極頂,居然還有一小小的觀音廟。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貼肚巖”
“貼肚巖”顧名思義,足知其險。這是早年油杉河下游一帶的唯一通道。200多米的絕壁巍然聳立,交通到此突然中斷,只好憑借壁巖石天然斷層作為“棧道”?!皸5馈弊钫?,光若魚背,危巖挺腹。行人路過,須貼著肚子擦巖而過,而身后百米峭壁毫無遮攔。真叫人手足捍汗,頭暈目眩,不敢他顧。不過,如今“貼肚巖”無須貼肚而過。但仍然艱險異常,行人仍需格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