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峽中華黃河樓,寧夏黃河文化的標志性建筑之一,與黃鶴樓、滕王閣和鸛雀樓并稱為中國四大名樓。中國紅、富貴黃、十字重檐的黃河樓不僅展示了黃河五千年燦爛文明、黃河文化對寧夏和西部的重要影響,而且也成為寧夏黃河金岸的點睛之筆,讓寧夏以黃河文化為軸心,以中華黃河樓、中華黃河壇、青銅古鎮等標志性建筑為主要景點的“黃河文化展示線”更為完整,更富人文魅力。
入口的牌樓是黃河樓的主入口,正面主匾上雕刻有“大哉黃河”四個大字;背面主匾上刻有“美哉黃河”四個大字。其寓意為:大哉黃河、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美哉黃河、國泰民安、河清海晏,表達了作為華夏兒女感恩母親河、建設黃河樓的美好心愿。
弧形廣場兩側聳立著十二根青銅圖騰柱,十二生肖文化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圖騰柱由五部分組成,柱頂部分是生肖頭像,該造型源自圓明園國寶十二生肖造型;第二部分是生肖名稱;第三部分體現了人與生肖和諧共處,每個浮雕都是由活潑可愛的男女福娃與生肖的和諧相處的畫面,這在中華大地上實屬首創;第四部分是生肖吉祥語;第五部分是背景圖案,分別是反映了黃河農耕文明中的農耕、漁獵、祭祀、戰爭等組成元素。由這五部分組成的十二生肖圖騰柱,在全國實屬首例,也是中華黃河樓對生肖文化新的詮釋。
黃河主樓高108米,共九層,由地下、城臺和樓閣三部分組成。地上一層、二層主要展示黃河文化來源發展脈絡、以黃河文化為基礎的中華五千年文化發展史及黃河同世界其他大河文明的特性;三層主要展示古今以來中國治黃歷史;四層展示天下黃河富寧夏和寧夏的風物歷史;五、六層展示以黃河文化為基礎的中國陶瓷、青銅、玉石、絲綢、武術、詩歌、書畫、音樂等民族國粹;七層為旅游觀光。
淡季(11月-次年4月):9:30-16:30
旺季(5月-10月):9:30-17:30
乘車路線:
吳忠市汽車站門前乘5、12路、35路,吳忠至小壩21路,青銅峽市3路,均可到達黃河樓及沿線景區。
自駕路線:
青銅峽、吳忠方向走跨越街、黃河路至Z209即可;銀川方向走福銀高速,在大古大橋從青銅峽/G109出口離開,沿黃河路行駛即可。
中華黃河樓整體風格為仿明清的古建筑,主色調是中國紅和富貴黃,它的屋脊是具有地方風格的十字重檐??沙穗娞葜边_樓頂,登臨觀滾滾黃河之水,感受大河奔流的波瀾壯闊之景,思古今之情。樓內陳列黃河歷史文化展覽館、寧夏風土人情展覽館及各具特色的茶藝廳與活動室,寧夏特有的黃河文化、西夏文化和大漠文化將在此得到淋漓盡致的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