潿洲島位于廣西北海市正南面,是中國最年輕的火山島,風情別具,素有南?!芭钊R島”之稱,被評選為“中國十大最美麗海島”。島上平均氣溫23℃,有茂密的植被,也有奇特的海蝕海積地貌和火山熔巖。風景最好,玩得最盡興的,莫過于人氣最旺的7-8月,可下海體驗火熱的氣氛。潿洲島主要有五彩灘、滴水丹屏、石螺口沙灘、鱷魚山公園以及盛唐天主教堂等景點,各個景點相距較遠,可以租個自行車、電動車或包車環島游,慢慢享受串聯起來的風景。
鱷魚山景區位于南灣西側鱷魚嶺,景區內有鱷魚山燈塔、湯翁臺、火山口遺址、龍宮探奇、藏龜洞、賊佬洞、百獸鬧海、海蝕拱橋、月亮灣、珊瑚沉積巖景象、??菔癄€、月亮廣場等景點,還有火山彈沖擊坑、古樹化石、水簾洞、海蝕柱、海蝕墩等地質奇觀。藍天,碧海,白云,巖石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潿洲島“滴水丹屏”位于潿洲島西部的滴水村,是潿洲最為醒目、壯觀的海蝕地貌。裸露的巖層有紅、黃、紫、綠、青五色相間,紋理清晰,崖頂之上藤樹纏繞,紅花綠葉倒掛崖頭,展現出旖旎多姿的色彩,滴水丹屏的形成堪稱中國火山景觀的奇跡。巨崖巖層上長年涌動著水珠,不斷地向崖下滴落,所以取名“滴水”。
石螺口位于潿洲島西部,其附近村莊形似石螺,名石螺,屬于海岸地貌,風暴事件和地事件趁沉積極為豐富。沿岸火山巖、海蝕巖,豐富、奇特、怪異。這里海域沙灘寬廣,海水清澈,是海上娛樂的理想去處。延綿的沙灘一直延伸到滴水丹屏景區,整個西海岸都是一個適合看日落的好地方。
五彩灘景區位于潿洲島東海岸,景區內長達1.5公里的海岸幾乎都發育有20-50米高的海蝕崖,崖面聳立。五彩灘是潿洲島上看海上日出的絕佳地方,平臺上一道道的海蝕溝、青苔和海水,在朝陽的照映下,五彩斑斕,十分漂亮。退潮之后,可以觀看到神奇的地質景觀,在海蝕崖與海蝕平臺的交界處,形態各異的海蝕洞也隨處可見。
潿洲島盛塘天主教堂位于潿洲島盛塘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晚清四大天主教堂”之一。教堂由法國巴黎外方傳教士建于1853年,歷時10年建成,主體建筑保存較為完好。整座建筑主要取材于海底珊瑚沉積巖,運用周密的力學設計建成,是典型的文藝復興時期法國哥特式教堂,外表高聳的羅馬式尖塔有著“向天一擊”的動勢,造成一種“天國神秘”的幻覺。教堂高13.5米,長56米、寬17米,全用巖石、珊瑚粒及竹木瓦建造,建筑面積為1500平方米,教堂內可容納教徒1500人。
潿洲島濕地公園主要以牛角坑濕地為主要區域,濕地內溪流潺潺、植被茂密、水草連綿,是生態休閑游的好去處。因潿洲島是沿太平洋海岸遷飛候鳥的重要驛站,濕地里的水草魚蝦可是過往候鳥的美味,所以濕地公園成了候鳥的重要棲息地。在潿洲島,也許你游覽了很多景點都不一定能看到幾只鳥,但是進到牛角坑濕地,很小的范圍就能見到比較多的鳥類。
城仔景區位于潿洲島城仔村,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其核心建筑是城仔教堂,由法國傳教士歷時2年建成,風格和特點是法國浪漫主義時期典型的歐洲鄉村的小型哥特式教堂。城仔教堂是法國天主教設在潿洲島的圣母堂,鐘樓正面雕有“圣母堂”三字。建筑前面是高14米三層的鐘樓,后面是教堂,建筑面積265平方米,附一建筑面積為405平方米的二層西式神父樓。
潿洲島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于潿洲島灣背山坡頂顛,于2013年被北海市人民政府列為第六批北海市文物保護單位。碑建于1950年,由主碑碑座,基地,涼亭,花圃等綠化美化設施四部分構成。碑高15米,磚混結構,碑基呈正方形,共分三層,基座四周設回廊式欄桿,貼耐磨磚面;主碑呈劍柄形,貼仿石瓷磚,上鐫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隸書金色大字,蔚為壯觀。潿洲革命烈士紀念碑四面綠樹掩映,涼亭、小路點綴其間,環境幽靜,莊嚴肅穆,是潿洲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第一種:龜石海濱公園(騎上北海地區最陡的山坡)—大沙灘—漁家風情村—海參養殖廠—天主教堂—石螺背—海底珊瑚區(潛水)—百獸鬧海。
第二種:鱷魚山公園看日出—游火山口遺跡—仙人洞—滴水丹屏—三婆廟—風波嶺(下北海地區最陡的山坡)—豬仔嶺。
上島需乘坐客船往返,票價為B倉120元/人(單程)、A倉180元/人(單程)、特等艙240元/人(單程)??齑酗w逸1號、飛鴿號、飛達號、飛魚號、北游6號、北游8號、北游12號,慢船有北部灣1號、北部灣2號、北部灣3號。
快船航行約1小時,慢船航行約2.5個小時。旅游旺季、大風浪天氣開慢船。船票售票點及營業時間:國際客運碼頭07:15-18:00、華美廣場07:15-22:00、旺盛路07:15-22:00。
公交線路
路線1:北海福成機場—北部灣廣場—3路公交車—國際客運碼頭—潿洲島。
路線2:北?;疖囌尽?路公交—3路公交車—國際客運碼頭—潿洲島。
路線3:北海南珠客運站—15路公交車—北部灣廣場—3路公交車—國際客運碼頭—潿洲島。
潿洲島位于北部灣中部,北臨廣西北海市,東望雷州半島,東南與斜陽島毗鄰,南與海南島隔海相望,西面面向越南。經緯度范圍為20°54’-21°10‘N,109°00-109°15‘E,總面積24.74平方千米。
潿洲島位于廣西沿海大陸架之上,3億年以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2億八千五百萬年之后一直處于陸地狀態。直到五千萬年以前的第三紀早期,此處仍處于干燥炎熱的大陸氣候環境中。到2500萬年開始北部灣地區才大規模沉降,形成淺海陸棚,到300萬年北部灣北部海水又漸漸退去,一直到90萬年之間,潿洲島又成為陸地,呈現風化剝蝕狀態。氣候仍然溫暖潮濕間或出現干旱。90萬年之后的中更新世早期,潿洲島又一次處于海平面之下,直到23萬后的晚更新世后期,潿洲島才完全上升露出海面,呈現出現今的樣子。在250萬年之后到7000年之間潿洲地區發生了至少四期數以百次的基性火山噴發,形成了現在島上地層主體。這中間潿洲島多次發生海洋風暴以及地震及引發的海嘯,加上平時海水與海岸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現今潿洲洲島豐富多彩的海蝕、海積、海灘地貌。
潿洲島的島形近似于圓形,東西寬約6公里,南北長約6.5公里。從地質狀況來看,潿洲島為玄武巖臺地,地表微微起伏,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紫紅色玄武巖風化物。島之地勢南高北低,南部東、西拱手一帶最高,海拔均在75米左右,向北逐漸傾斜,到北部之北港村一帶海拔降至20米左右,然后逐漸過渡到平坦寬闊的沙質海灘,地貌類型比較簡單。
潿洲島的南半部以海蝕地貌為主,無論是海蝕崖、洞,還是海蝕臺、柱發育得很成熟;北半部則以海積地貌為主,有沙提、渲湖、沙灘及礁坪。在海蝕地貌中又以南灣沿岸為典型。南灣原是一南邊破口的火山凹地,被海水淹沒形成海灣,其周圍是火山沉積巖。在海浪和潮汐的交相侵蝕下,潮間帶附近的巖石首先遭到破壞,便形成了呈層分布的海蝕洞穴,而洞穴上部的巖石失去支持后沿垂直節理斷裂或崩潰下來,于是又形成陡峭的海蝕崖。東、西拱手間近5公里長的海灣上布滿這種海蝕崖,它們高度在30~50米之間,坡度大于75°。
海蝕平臺是海蝕崖不斷后退而在崖腳下被保存下來的天然平臺。南灣東側豬仔嶺腳下的海蝕臺不但平坦,而且在其臺面上經??梢园l現很多火山彈及共形成的沖擊坑。每當臺面上的火山彈被沖走后,海浪還會挾帶巖屑繼續磨蝕那些坑坑窩窩,使之形成大大小小的圓桶狀甌穴。海蝕產臺上有時會殘留下一些堅硬的巖石柱體,這就是海蝕柱。豬仔嶺就是一個巨大的海蝕柱,高35米、寬不足30米,長卻有100米左右。
潿洲島的海灘以寬闊平坦的沙質海灘為主,一般寬150~300米,沙礫層厚4~8米,平鋪于玄武巖之上層部岸斷間或有玄武巖出露。潮間帶一般比較寬闊,最寬者可達150米。潮下帶寬約60米,有珊瑚分布。珊瑚的下面就是礁坪。被波浪打碎的珊瑚殘體很容易與殼沙礫等堆積膠結成海灘巖。潿洲島北港一帶的海灘巖從古瀉湖一直延伸到潮下帶上部,覆蓋于玄武巖之上。
原來的火山口已變成了南灣的深水良港,火山形態十分明顯,火山口為高達50~80余米的弧形陡壁。潿洲島北部潮上帶有新老兩道沙堤,南部海蝕崖上有三層海蝕洞,崖腳有兩極海蝕臺,反映了第四紀以來潿洲島一直在間歇地抬升,其幅度可超過20多米。
截至2012年,潿洲島鳥類自然保護區共有鳥類186種,隸屬16目52科,占廣西鳥類種數543種的34.125%。這些鳥類中共有13種被IUCNX列為受脅物種,其中瀕危(EN)物種有3種,易危(VU)物種有6種,近危(NT)物種有4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29種,包括一級重點保護鳥類2種,二級重點保護鳥類27種。候鳥(包括冬候鳥、夏候鳥和旅鳥)占有很大的比重,在186種鳥類中,候鳥有172種。留鳥僅有14種。在候鳥中,旅鳥最多,有117種,冬候鳥48種,夏候鳥7種。
潿洲島的樹種主要為苦楝、桑、黃葛樹、樟樹等。新引進樹種主要是木麻黃、臺灣相思、銀合歡和桉類等,主要為木麻黃和臺灣相思構成的防護林。
潿洲島漢時屬合浦郡,唐初屬雷州椹川巡檢司,宋、元兩代因沿未變,元朝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建潿洲巡檢司,在遂溪縣“第八都博里村海島中”,即潿洲島。
明初仍屬協州府,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巡司遷往雷州遂溪的蠶村,司海防和監守珠池之責。
萬歷六年(公元1578年)從雷州移民于島上墾耕。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游擊署移駐廉州合浦縣永安所。此后,潿洲處于雷、廉兩府的軍事行政雙重管轄之下。
清康熙元年至嘉慶十一年(公元1692--1806年),潿洲居民三度被迫內遷,駐島行政機構裁撤,但仍有少數“寮民”居留,軍事管制由雷州徐聞縣的海安營游擊和廉州合浦縣的龍門協分管,每年分上下二班輪流巡防。
咸豐末年(公元1860年),有內地人400名因避戰亂,不顧艱險和官府之禁,來島定居。
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官府鑒于島上民居已成事實,便重開島禁,移雷廉二州船戶客民于島上。至此,荒置百數十年的海島,田廬重興。是時法國天主教勢力乘機染指該島設教堂于盛塘村,后又在城仔及斜陽島各建一座,廣納教徒,是為欽謙地區最早的天主教基地。
光緒二十余年,潿洲由雷州正式劃歸合浦縣管轄,置潿洲巡檢司,軍事建制隸屬于龍門協的永安營。
宣統初,歸屬合浦縣的靖海團,設“公局”民政機構于島上。
民國初至1931年,先后屬合浦靖海團和合浦第二自治區轄鎮。
1936年至1949年,先后屬合浦縣第二行政區、第五行政區和第三行政區轄鎮。
1938年9月13日起,潿洲島淪于日寇野蠻統治七年之久。在這期間,本島成為日寇威脅侵擾我華南大后方的??哲娀?。
1945年6月18日,潿洲島人民奮起殲滅殘寇,潿洲光復,歸縣領的鄉建制。
1950年3月6日,人民解放軍渡海解放潿洲,初設鄉人民政府,直隸于合浦縣。同年8月起,歸北海鎮人民政府管轄。
1953年改設第三區,分設潿東、潿西、潿北、南灣四個鄉。
1959年改為潿洲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