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丹頂鶴濕地生態旅游區,地處江蘇中部沿海,是我國較大的灘涂濕地保護區之一。主要保護丹頂鶴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其賴以生存的灘涂濕地生態系統。
旅游區是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的地區之一,區內有植物450種,鳥類有402種,兩棲爬行類26種,魚類284種,哺乳類31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一級野生動物有丹頂鶴、白頭鶴、白鶴、東方白鸛、黑鸛、中華秋沙鴨、遺鷗、大鴇、白肩鵰、金鵰、白尾海鵰、麋鹿、中華鱘、白鱘共14種,二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85種,如獐、黑臉琵鷺、大天鵝、小青腳鷸、鴛鴦、灰鶴等。
旅游區是挽救一些瀕危物種的關鍵地區,如丹頂鶴、黑嘴鷗、獐、震旦鴉雀等。每年來區越冬丹頂鶴達到千余只,占世界野生種群50%左右;有三千多只黑嘴鷗在區內繁殖;近千只獐生活在旅游區灘涂。鹽城還是連接不同生物界區鳥類的重要環節,是東北亞與澳大利亞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也是水禽的重要越冬地。每年春秋有300余萬只岸鳥遷飛經過鹽城,有近百萬只水禽在旅游區越冬。旅游區還是我國少有的高瀕危物種地區之一,以發現有29種被列入世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紅皮書中。因此,鹽城旅游區在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華鶴園,“一園看盡中國鶴”。比人類還早出現6000萬年的鶴類,經過若干年的變遷,全世界由原來的27種減少到目前的15種,其中中國占了9種,而中國鶴園中就集中了我國全部的9種鶴。
中國鹽城丹頂鶴主題館,其外形是大家所熟悉的千紙鶴造型。它以廣闊的黃海海濱濕地為背景,以世界珍禽丹頂鶴為主題,是目前我國規模較大、等級較高、以丹頂鶴為展示對象,兼專題性與綜合性為一體的展館。
工作人員多年來根據丹頂鶴的飛行特點,對鶴進行特殊訓練。并經過科學的論證設計,為馴養丹頂鶴提供了廣闊的飛行空間,讓丹頂鶴可以充分地展示,自由地飛翔。
丹頂鶴馴飛中心是丹頂鶴的馴化和練飛場,游客站在觀鳥平臺上,可以領略成群的丹頂鶴“一舉扶搖直上天”的雄姿,也可以和丹頂鶴近距離地親密合影。
站在觀景臺可以從兩旁觀看到野鴨、天鵝、白骨頂等鳥類。在這個至高點上,既可以遠眺大濕地的風光,也可以看到小生靈的風情。登上觀景臺,給你“無限風光盡收眼底”的視覺享受。
自然形成的柳樹林處于葦草帶跟林帶的交界地,如今這里成了大量鷺鳥們做窩的地方,每到繁殖季節,這里面的鷺鳥總量能達到兩三萬只之多,可稱得上是“鷺鳥天堂”。
林中觀鳥廊,為愛鳥人士及攝影愛好者們提供更近、更好的觀賞窗口,透過長廊上的一個個小窗口,可以更近距離清楚地看到對面的柳樹林以及林中的大量鷺鳥。
水禽湖,因擁有眾多水禽而得名,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屬于人工濕地,是景區提供游客親近自然、親近生物的場所。湖內的水禽,都是保護區常見的鳥類,包括天鵝、鵜鶘、大雁、鴛鴦和一些不同種類的野鴨等。
保護區文化地標——望鶴亭。建于1989年,高18米,六角飛檐建構。石碑上“望鶴亭”三個字,由著名書法家武中奇先生所題,三個字將丹頂鶴的美姿神韻融于書法的結體之中,“字中有畫,字中有話”,讓人產生許多美不勝收的聯想。
1.門票:45/張;
2.講解費:50元/次(10人以內,包含10人),80元/次(10人以上),主題館講解員50元/次;
3.電瓶車:200元/輛(10座),290元/輛(13座);
4.放鶴照相和表演:250元/次(20分鐘以內);
5.觀光自行車:雙人車30元/小時,三人親子車35元/小時,三人自行車50元/小時;
6.停車收費:5元/輛(9座以下),10元/輛(9座);
7.免票:6周歲(含6周歲)以下或1.4米以下(含1.4米)兒童、殘疾人、70周歲以上老人持有效證件免購門票;
8.半票:6周歲以上或身高1.4米以上兒童、60—69周歲老人、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在校生等對象憑相關有效證件實行半價優惠。
飛機
航空航線國際直達韓國首爾,國內直達北京、香港、哈爾濱、廣州、昆明、南通。
鹽城航空站下→沿機場路向南2公里→左轉沿S331公路至丹鶴線→丹頂鶴保護區
列車路線
省內:火車線通往省內南京、南通、臺州、連云港東
省外:通往北京、哈爾濱、青島、蘭州、成都、西安
鹽城火車站下向北2公里右轉上高架橋沿S331公路至丹鶴線→丹頂鶴保護區
市內公交
K2市區站點:鹽城汽車客運站、火車站、大慶東路范公路口、大慶東路文港路口、技師學院、新四軍紀念館、工學院東校區、亭湖新區管委會、丹頂鶴保護區。
K202市區站點:鹽城汽車客運站、鹽城工學院北、亭湖區行政中心、亭湖區人民醫院、亭湖高級中學、躍進路、生物工程學校、丹頂鶴保護區。自駕游路線:出建軍路、迎賓大道沿331省道轉丹鶴線直達。
自駕游路線
南京方向:泰州刁鋪出口下→寧靖鹽高速→鹽城北出口→左轉沿S331行駛至丹鶴線→丹頂鶴保護區
上海方向:蘇通大橋→沿海高速→鹽城南洋出口下→左轉沿S331公路行駛至丹鶴線→丹頂鶴保護區
保護區位于江蘇省鹽城市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19°53′45″~121°18′12″,北緯32°48′47″~34°29′28″之間。
鹽城保護區內灘涂主要是黃河奪淮期間大量傾注入海的泥沙、長江等河流下瀉的泥沙,以及海底的部分泥沙,在潮流等海洋動力作用下淤積而成的廣闊的粉沙淤泥質濱海平原。灘涂北窄南寬呈帶狀分布,寬處可達15km。保護區內水源主要為陸地水和海洋水,陸地水pH值大于7.0,礦化度較高,海洋水主要受潮汐與風暴作用,經常漫滿全區堤外灘涂。保護區為里下河主要集水區,有灌河、中山河、扁擔港、射陽河、黃沙港、新洋港、斗龍港、王港、竹港、川東港、梁垛河、新港等10余條河流橫穿區內入海,入海水量約占全省入海水量的90%。江蘇鹽城保護區可以控制洪水、防護堤岸、滯留沉積物。歷史上古黃河和長江都曾在保護區南北兩端入海,長江和黃河攜帶大量泥沙沉積形成廢黃河三角洲。保護區內灘涂大部分呈淤長型,全區每年淤積成陸大約900平方米。
保護區處于暖溫帶與北亞熱帶過渡地帶,主要受海洋性和大陸性氣候影響,年平均氣溫為13.7~14.6℃,年極端最低氣溫為-10℃(1月),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9.0℃(8月)。光照充足,無霜期210~224天,雨水豐沛,年平均降水量1000mm左右。
1983年02月,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江蘇省鹽城地區省級沿海灘涂珍禽自然保護區。
1992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更名為“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
1992年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委員會協調理事會批準為生物圈保護區,并納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
1996年04月,成為“東北亞鶴類保護網絡”成員。
1999年11月,成為“東亞——澳大利亞涉禽遷徙網絡”成員。
2002年01月,被列入“拉姆薩爾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2007年02月,經國務院批準,保護區范圍有所調整,并更名為“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蟶子是貝殼類海產品中的珍品,它肉質細嫩,蟶子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味道鮮中帶甜,其鮮美味道。
采用的是口感非?;鄣碾u爪作為主料,然后經過油炸等一系列的處理后得成,味道十分可口,深受很多朋友喜愛的一道小吃。
主料活鮮基圍蝦、海華椒、香芹石鍋汗煮蝦,基圍蝦屬淺海海水蝦,原產于廣東、福建沿海,殼薄肉嫩味美,顏色好看,是餐桌上的佳肴。蝦的肉質肥嫩鮮美,食之既無魚腥味。
鹽城市區的傳統名點。選用鹽城西鄉湖中的母蟹,其蟹個大、膘肥、黃多。和以豬肉、精面等原料制成,其味鮮美。原有"奇茗"、"盛鑫樓"、"問津"、"問渠"等10多家菜館、茶館經銷,聞名遠近。
蝦滑是一道以蝦仁為主導的食品,其實和其做法類似的產品有,福建特色小吃燕餃里的餡兒、撒尿牛肉丸、豆撈店里盛行的牛肉滑和魚滑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