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位于中國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核心區,是一幢集商務、辦公、酒店、商業、娛樂、觀光等功能的超高層建筑,建筑總高度632米,地上127層,地下5層,總建筑面積57.8萬平方米,其中地上41萬平方米,地下16.8萬平方米,基地面積30368平方米,綠化率33%。
“上海中心”由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開發,項目于2008年11月29日開工建設,2014年底土建工程竣工,2017年1月投入試運營。
上海中心大廈項目的籌備工作很早就已啟動。2006年9月,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茁壯成長”之際,上海有關部門開始組織“上海中心”項目的招投標,包括國際著名的美國SOM建筑設計事務所、美國KPF建筑師事務所等都提交了設計方案,上?,F代建筑設計集團也組織了集團內部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
2007年12月中旬,有關各方在上海城投召開了“Z3-2地塊規劃研究成果專家評審會”,開始對設計方案進行評審。具體規劃評審還在進行當中。早報記者了解到,由全國知名建筑專家組成的評審團體將在全球征集的方案中初步篩選出9個初選方案,此后再從9個方案中選出4個,最終圈定一至兩個方案作為最終實施候選方案。
高層建筑性能化防火設計主要解決中庭等高大共享空間的防火分區、安全疏散、煙氣控制、結構保護、消防設施配置等方面的消防安全難題。環球金融中心系492m高的超高層建筑,安全疏散是性能化防火設計需要解決的重中之重問題。為了保障安全疏散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通過性能化設計,優化完善了環球金融中心的疏散體系和疏散策略。
消防安全疏散樓梯是高層建筑人員安全疏散最主要的垂直交通工具,在上海中心大廈,裙房的疏散樓梯與主樓的安全疏散樓梯完全分開設置。主樓疏散樓梯的數量和寬度經過性能化分析,結合建筑用途進行設計,共設置11部疏散樓梯,具體為:91~95層觀光層和餐廳層,設置4部寬度為1.5m的樓梯,觀光層和餐廳層的人員可通過這4部樓梯疏散至89層的避難層,其中2個樓梯還服務于96層至塔樓頂層,為97層和100層的人員提供疏散需求;78~8層酒店賓館區,標準層最大一層建筑面積2762㎡,每層設為一個防火分區,設置2部寬度為1.25m的防煙樓梯,另外設置2部寬度為125m的附加樓梯服務于85~87層的酒店大廳和休閑中心;7~77層辦公區,低區建筑平面為近似正方形,建筑整體內收,平面逐步變成六邊形,核心筒位于正中央,標準層最大一層使用面積約2210㎡,故每層設為一個防火分區,人員密度按9.0㎡/人計算,每層246人,設置了2部防煙疏散樓梯,每部樓梯寬度為1.25m??紤]到超高層建筑人員比較密集,為有利于火災等緊急情況下的人員疏散,另設置了1部1.3m寬度的封閉樓梯。這3部樓梯在避難層錯層布置,并通往一層大廳與室外相通。另外,在塔樓內設置2部寬度均為1.4m的疏散樓梯,服務于2~5層,在疏散時單獨使用。經過火災動力學模擬軟件FDS進行火災模擬分STEPS計算機疏散模擬,大樓疏散樓梯的設計布置基本滿足建筑內人員安全疏散的需求。
1部從1層直通89層,2部從89層通至96層,3部從96層通至100層;另設置13部助安全疏散的客梯,分別服務于4個不同的避難層,其中3部為地面一層直通89層避難層的雙層轎廂穿梭電梯(火災時疏散僅用下層轎廂),2部為從地上一層直通78層避難層的單層轎廂穿梭電梯,4部為地上二層直通54層避難層的雙層轎廂穿梭電梯(火災時疏散僅用上層轎廂),4部為地上一層直通30層避難層的雙層轎廂電梯(火災時疏散僅用下層轎廂)。輔助疏散用的電梯設計有防火、防煙、防水功能,兩路供電,且在電梯機房設置有火災報警系統。通常情況下這些電梯為穿梭客梯,火災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動使穿梭電梯迫降于建筑的首層和二層,然后由經過專門培訓的消防安全員(電梯操作人員)將其駛往需要救助的避難層實施人員疏散。
超高層建筑的避難設施除了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外,還包括避難層、避難區、難間和避難廣場等,是火災時人員逃避煙氣和火焰威脅的安全場所,主要為老幼體弱病殘等行動不便的人員提供暫時避難棲生之處,并為正常人員垂直疏散過程提供一個喘息的機會。
“上海中心”的造型滿足了節能的需要,它擺脫了高層建筑傳統的外部結構框架,以旋轉、不對稱的外部立面使風載降低24%,減少大樓結構的風力負荷,節省了工程造價。同時,與傳統的直線型建筑相比,“上海中心”的內部圓形立面使其眩光度降低了14%,且減少了對能源的消耗。
上海中心大廈的快速電梯由三菱公司設計,負責將乘坐者送上空中大廳,這種電梯采用加壓艙設計和可以發電的轉換器,能耗減少30%。這座摩天樓將安裝106部電梯,其中有7部為雙層電梯,可直達119層觀光平臺的快速電梯,其速度可達每秒18米,55秒可抵達上海中心119層觀光平臺。如果下行,每秒速度達10米,70秒后可抵達一層,這樣的超高速觀光電梯一共有三臺。
上海中心依靠3個相互連接的系統保持直立,第一個系統是90英尺×90英尺(約合27米×27米)的鋼筋混凝土芯柱,提供垂直支撐力;第二個是鋼材料“超級柱”構成的一個環,圍繞鋼筋混凝土芯柱,通過鋼承力支架與之相連,這些鋼柱負責支撐大樓,抵御側力;最后一個是每14層采用一個2層高的帶狀桁架,環抱整座大樓,每一個桁架帶標志著一個新區域的開始。
上海中心大廈除了第118層和119層作為主要觀光層開放讓游客體驗外,大廈的125層和126層也將建觀光區,高度分別達到580米和583米。上海中心大廈還將舉辦巔峰藝術展和視聽表演。上海中心可抵達的最高點為125—126層,設置有風阻尼器,這個神秘的空間內,可以舉辦一些小型音樂演奏會、藝術展示等。上海中心大廈的觀光平臺將設置紀念品商店、空中郵局等,還醞釀增設世界超高層建筑史展覽等內容。
上海中心大廈632米高的超高層整體構思景觀燈及主題燈光秀,除了為建筑本身增光添彩,初步確定圍繞上海創新精神的主題,進行整體燈光設計。塔冠部位將有2000多平方米的大屏幕及LED點陣燈光,而大樓9大區域外墻上也在安裝燈光扣件,或臨時或永久性設置燈光造景。上海中心大廈會打造4類燈光秀,對應平時、周末、節假日以及特殊演出。還將與外灘浦東浦西建筑群景觀燈呼應,定期展示地標性燈光秀。
2014年12月23日下午,鄧南威、柳立夫婦和觀復博物館向“上海中心”捐贈《上海少女》的儀式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渡虾I倥逢愒O于上海中心一樓辦公大堂入口,成為上海中心的重要文化標志之一。
《上海少女》是已故畫家、藝術家陳逸飛親自創作的大型城市雕塑作品,作品完成于2000年,是陳逸飛在其位于泰康路的雕塑創作室內制作的?!渡虾I倥穼⑵矫嬗彤嬛猩鲜兰o三四十年代上海女性形象翻成立體雕塑,刻畫的是一位身姿窈窕的上海少女。少女身著的旗袍、手中的鳥籠與香扇,喚起人們對于老上海以及老上海女性的懷舊情結。
“上海之巔”觀光廳位于“上海中心”第118層,垂直高度達546米,面積千余平方米,呈三角環形布局,包裹落地超大透明玻璃幕墻,可360度俯瞰上海城市風貌。游客可從位于“上海中心”西北角(近銀城中路、花園石橋路口)的“上海之巔”售票廳購買門票后,從地面的觀光主入口抵達B1層“上海之巔”觀光廳序展區,這里設置了形式多樣新穎的互動展項,參觀完序展區后,游客將經自動扶梯下至B2層,前往搭乘超高速電梯,只需55秒即可直達546米高空。
軌道交通
地鐵二號線陸家嘴站:6號口方向經上海國金中心LG2,可至上海中心
地鐵二號線東昌路站:4號口出站后步行即至
出租車/自駕車
延安東路隧道:出世紀大道隧道口后即至
復興東路隧道:張楊路隧道口車程約5分鐘
大連路隧道:東方路隧道口車程約10分鐘
公交線路
世紀大道東方醫院站:01、584、85、454、798、783、799、992、隧道三線、隧道四線
陸家嘴環路東方醫院站:455、上川線、蔡陸線、機場5線
浦城路東昌路站:795、86、滬南線
浦東大道東方醫院站:981、630、774、935、313、936、797、977、85、983、799、877、隧道六線、隧道八線、隧道九線
浦東南路東昌路站:隧道三線、泰高線、454、584、607、977、82、798、818、314、339、796、783
陸家嘴環路浦城路站:985、82、961、875、583
*由于受周邊市政工程影響,此站為以上公交線路臨時??空?,調整時間另行通知。
“上海中心”地下停車場共有三個車輛出入口:
分別為銀城中路出入口、陸家嘴環路出入口、花園石橋路出入口。
●“上海中心”地下停車場共分為3層(B3-B5)
●停車位總計約為1800個,另設有數十個充電樁。
●B4、B5為月租車位。
上海中心大廈主樓61000立方米大底板混凝土澆筑工作于2010年3月29日凌晨完成,如此大體積的底板澆筑工程在世界民用建筑領域內開創了先河。上海中心大廈基礎大底板澆筑施工的難點在于,主樓深基坑是全球少見的超深、超大、無橫梁支撐的單體建筑基坑,其大底板是一塊直徑121米,厚6米的圓形鋼筋混凝土平臺,11200㎡的面積相當于1.6個標準足球場大小,厚度則達到兩層樓高,是世界民用建筑底板體積之最。其施工難度之大,對混凝土的供應和澆筑工藝都是極大的挑戰。作為632米高的摩天大樓的底板,它將和其下方的955根主樓樁基一起承載上海中心121層主樓的負載,被施工人員形象地稱為“定海神座”。
主體封頂
2013年8月3日上午,隨著大廈主體結構最后一根鋼梁吊裝就位,上海中心大廈實現主體結構封頂,按計劃達到125層、580米的高度。
塔冠封頂
2014年8月3日,上海中心大廈于全面結構封頂,順利到達632米最高點,刷新申城天際線新高度。
上海中心大廈于2014年底基本完成土建竣工,2015年年中投入運營。預計日均辦公、觀光、購物、酒店住客人群達3—4萬人次。地下二層是觀光入口,正式對外開放后,將有電梯以每秒18米的速度,將游客們直接送至118層。整幢大樓共有24個空中花園,其中118層和119層是主要的觀光層。
2014年10月29日,上海中心大廈外墻安裝彩燈,開始測試亮燈。
2014年11月19日,歷時2年3個月,上海中心總面積達14萬平方米的主樓玻璃幕墻全部安裝到位。
上海中心外幕墻玻璃于2012年8月2日開始安裝。其墻鋼結構支撐體系結構復雜,以主體結構八道桁架層為界,共分為9區,每區幕墻自我體系相對獨立,是在超高層安裝14萬平方米柔性幕墻,被業界定義為“世界頂級幕墻工程”。整個玻璃幕墻體系,不僅需要克服上下跨度大、支撐玻璃幕墻鋼環梁構建超長等難題,更要綜合考量如何在臺風、地震、高低溫、幕墻玻璃版塊自重加載等各種環境因素影響下,對幕墻變形及結構安全實施有效的控制。
上海中心大廈外幕墻工程選擇了在支撐結構體系關鍵點上安裝允許結構伸縮的“可滑移支座”方案,賦予外幕墻在外界作用下能在設計允許范圍內發生豎向或水平位移,避免幕墻結構因應力過大而破壞。而其120度旋轉向上收分的外形設計,為大樓降低了24%的風荷載,也可以有效抵御臺風的影響。為確保在狂風、暴雨和高壓等惡劣條件下,上海中心外幕墻的各項性能達到設計要求,杜絕“玻璃雨”,外幕墻經過了水密性能、氣密性能、抗風壓性能、平面內變形性能的“四性測試”,以及150%設計荷載下結構安全等性能指標的試驗,以保證安全。
設計師還為外幕墻的玻璃設置了重重防護:第一道防護——使用超白玻璃,與普通鋼化玻璃相比,自爆率接近于零。第二道防護——玻璃中加膠片,即使玻璃在劇烈的錘擊試驗下慢慢破裂,所有碎片也能牢牢附著在膠片上,不會落地。同時,雙層幕墻之間的空腔成為一個溫度緩沖區,就像熱水瓶膽一樣,避免室內直接和外界進行熱交換,采暖和制冷的能耗比單層幕墻降低50%左右。
2015年4月,上海中心大廈綜合燃氣管道工程完成埋地鋼管鑲接作業,大廈鍋爐和三聯供通氣進入調試階段,標志著上海中心成功實現通氣,天然氣供氣高度達到557.94米。
2016年3月12日,上海中心大廈建筑總體正式全部完工。
上海中心大廈繼2016年4月底宣布部分試運營后,位于大樓第118層的“上海之巔”觀光廳2017年4月26日起正式向公眾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