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風景名勝區具有幽、秀、奇、絕的獨特風格和山青、水秀、石美、洞奇、峰怪“五絕”特點。景區總面積13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26平方公里,全長62公里,有“百里金湖”之稱,是度假避暑、休養旅游、科考科普、水上運動的理想勝地。
金湖是金溪新湖的簡稱,位于武夷山脈南端泰寧縣境內,是閩江上游富屯的一大支流,因河床沙里含金沙而得名。1980年夏,政府在金溪的盧庵灘興建一座裝機容量十萬千瓦的池潭水電站;大壩高78米,長253米,金溪水被堵截后上游形成了一個全長60余公里、湖面五萬多畝、庫容8.7億立方米的人工湖,是福建較大的人工湖。
金湖景觀資源十分豐富,可概括為72峰、36巖、18洞、5泉、2瀑之美景,共分八大景區189個景點,49處勝景,具有幽、秀、奇、絕的獨特風格和山青、水秀、石美、洞奇、峰怪“五絕”特點;景區生態良好,原始次生林覆蓋率達95%以上,水質優良,丹崖翠峰碧水相映成趣;生物多樣性豐富,珍稀動植物繁多;氣候宜人,冬暖夏涼,春暖秋爽,四季適游,是度假避暑、休養旅游、科考科普、水上運動的理想勝地。
金湖碧波澄澈、鳥翔魚躍、丹峰競秀、林木蔥郁、危巖兀立、泉瀑爭奇。白水祭瀑布、大赤壁、公子峰、水上一線天、幽谷迷津、虎頭巖、貓兒山以及甘露寺、醴泉古剎、尚書墓等100外名勝古跡點綴于碧水丹山之中,形成別具上格的游覽區。因此,金湖又被中外游客譽為“黃金之湖”。
又稱水漈瀑布,瀑布分為兩層,間距百余米,上為斜漈瀑布,下為水漈瀑布,遠眺似白練懸空,是金湖較大的瀑布。它發源于泰寧第二高峰——峨嵋峰的九棟嶺,在兩山對峙間,石峽中開,流水奔突而下,匯聚沿途的小溪、山泉注入金湖,百米之外便能聽到瀑布轟雷般的響聲。每當雨過天晴,瀑布周圍霧氣騰騰,在陽光的照耀下,還可以看到一道彩虹懸掛其中,光芒四射,蔚為壯觀。
寬約500多米,高約100米,壁面寸草不生,如城壘突兀,倒影紅透湖水,因此巧借古之“赤壁”的名聲,直呼其為大赤壁。碧水丹山,斐綠疊丹。雖沒有“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景象,但綠水浩蕩,丹崖壁立,斑斕絢麗,氣度不凡,別有一番意境。
是金湖景區很有代表性的景點之一。巖危壁峭,合掌雙峰相互擠扎,湖水上漲浸過山腰,形成深綠色的狹長水巷,只容一只小般擦崖而過。峭壁竦立間突出的五道石棱,人稱五馬落槽。峭壁上長滿各類花草,其中有石蘭、吊蘭和還魂草等,還有兩股飛泉由上而下直瀉深潭,響聲錚錚然,更顯得潭色如碧。幽谷迷律俗稱“二線天”,舊稱二十四溪,是指彎彎曲曲二十四彎的意思。水道長2千米左右,兩岸懸崖峭壁,花草攀崖,修竹成林,禽鳥時現。船只在幽靜的峽谷中左彎右轉,給人以峰回路轉、撲朔迷離的感覺,因此雅稱為幽谷迷津。盡頭有塊巖石擋住去路,看似船只進不了,其實可以進去,可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船只沿石壁擦過,有一塊圓溜溜的巨石,在兩邊水中各映出一線;仰望,則形成一個弧形,便是“水上二線天”。
南北長8千米,東西寬3千米,水深60多米,周圍群山環抱,島嶼星羅棋布,水天一色,風吹草搖,水動山浮,令人心曠神怡。十里平湖,不同的天氣有不同的變化:晴天,風和日麗,碧水丹山;雨天,波濤洶涌,山色凄迷。日出、晚霞、月夜,湖面上時刻變幻出各種迷人的景色。無論什么時候,呈現在人面前的都是充滿詩情畫意而格調各異的山水長卷。十里平湖左側,有座孤立高聳的巖石,直插云霄,充滿陽剛之氣,名為雄住峰。把雄柱峰和背后那塊俗稱扁擔寨的丹巖疊合起來,就巧妙地構成了一只昂首邁步、似要入海遨游的“金龜”,人稱這個景觀為“金龜入?!?。
醴泉巖為金湖又一勝景,位于白水祭瀑布北側。洞中有建于宋代的醴泉禪寺為單檐歇山式林構殿堂,精巧古樸,不施片瓦。
甘露寺建于金湖之畔懸崖峭壁之天然洞穴之中。由于甘露寺幽藏絕壁之中,故古人稱其為“探幽者不易到此而為恨”。這里典徑綿延、云霧繚繞、奇峰聳峙、古木蒼天、景致優美、以“甘露晚鐘”、“甘露報暉”、“甘露巖寺”“嘯天雄獅”四景尤勝。
又名貓兒獸石。孤峰突起,高聳入云,酷似蹲坐山巔的巨貓,于十里開外都能清楚地看到那逼真的形象。貓兒山不令是金湖景區的標志,也是整個泰寧旅游的標志。貓兒山由三座山峰組成。三座山峰像被天斧劈開,形成直刺蒼天的三把利劍,因此名為三劍峰。三座山峰又好像三個仙女,對著湖面梳妝打扮,所以又稱為“仙女梳妝”。
165元/人(含船票、導游費)
8:00-18:00
每年的5月份到10月份左右,那時水庫里蓄滿水,游客可以在湖上蕩舟觀光。
1、福州汽車北站有直達泰寧的大巴車,發車時間為上午8點、10點,下午14點、18點,收費約120元/人。
2、泰寧縣縣城有到各景區的公交車,3-10元每人。
泰寧縣位于華夏古陸武夷隆起的中心部位。白堊紀時,閩西發育二條NE向斷裂帶。泰寧縣紅層盆地是發育在西部崇安一石城大斷帶上多個盆地之一。泰寧縣是中國東南沿海諸省丹霞地貌面積最大的一個縣,紅層盆地面積215.2k㎡,由上清溪、金湖、龍王巖、八仙崖四個小盆地組成。
泰寧縣紅層盆地基地層是前震旦系變質巖、晚三疊-早侏羅紀碎屑巖及晚侏羅-早白堊紀陸相火山巖。組成紅層盆地的地層為白堊紀的紅色碎屑巖地層,包括沙縣組和崇安組。沙縣組厚度87m,巖性以粉砂礫為主,厚度可達1901m。較堅硬的崇安組是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成景巖層。盆地西南有燕山期花崗巖,東南有酸性火山巖出露。
控制盆地形成的構造以北東、南北向為主,屬拉張盆地,盆地形成后的構造以南北、北西向構造最為明顯。
丹山和碧水是金湖風景構成的兩大要素:山的雄奇俊逸,水的清麗幽雅;陽剛與陰柔相濟,豪放與婉約互補;碧綠幽藍的湖泊,同綿延數十公里的赤石群連成一體,丹崖突進湖心,碧水深入山腹;絕壁常常內陷為巖穴,溪澗時時直下成飛瀑;湖水映襯山峰的雄奇,山峰烘托湖水的深邃,加之鑲嵌沿岸的巖寺古剎、漁村山寨、古墓關隘等眾多人文景觀,曲折多致,景象萬千,充滿山水靈性,造就了國內罕見的水上丹霞奇觀,特別是甘露寺、水上一線天、幽谷迷津、天工佛像、天然摩崖石刻等絕世奇觀,令人嘆為觀止,中國當代學者蔡尚思稱之為“天下第一湖山”。
1987年,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1994年1月,升格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2001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區和國家地質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