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霧山旅游區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北部,米倉山腹心,川陜交界處,居成都、重慶、西安三大城市幾何中心,幅員830平方公里,奇特的嶺脊峰叢地貌、本璞的原生態植被、迷人的瀑潭秀水、秀麗的峽谷風光和獨特的古巴人文化、米倉古道文化、三國文化交相輝映,春賞杜鵑、夏納清涼、秋品紅葉、冬覽霧凇,四季皆景。2004年批準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18年成功創建為世界地質公園,202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預備名錄。
旅游區資源稟賦獨異,被稱為“生物基因庫、天然大氧吧”,生態環境類型多樣,屬秦巴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7%,空氣質量優良率在90%以上,空氣中負氧離子平均每立方厘米含量超過3萬個,年平均氣溫16.2℃。旅游區有國家一二類珍稀保護植物46種,珍稀保護動物25種,有十分豐富的地質地貌景觀,是全球最獨特、完整、原始的水青岡屬植物起源分布中心。每到金秋十月,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為景區腹地,是在清朝時期為紀念三國的劉備、關羽、張飛在桃園三結義,建寺而得名。這里地勢南北高,中部低,山聳嵌空,焦家河自東向西橫貫其間,這里是自然風光薈萃的地方,沿河直下,崖石奇特,古木參天,日光罕照,水質潔靜,嘉魚潛游;兩岸山勢,有似廬山奇峰怒拔,有似黃山瑰麗典雅,有似峨眉飄逸秀美,有似劍門陡峭險峻,真是雄、奇、秀、幽相映生輝,多彩多姿,統一和諧,尤以燕子巖的峰叢林令人叫絕。
桃園北西十里的燕子巖,這里地老天荒,生態原始,這里大小不等形如柱的30多根峰叢石林,低者50余米,高者數百米,有的獨立,有的相依,峰叢直刺云天,雄偉壯觀,瑰麗無比,峰叢頂長有古松、灌木叢,還有世上稀有的梭羅樹,姿態各異,氣象萬千。
西去便達韓溪河,因蕭何追韓信經此而得名(這是訛傳,韓信從漢中向北路跑的,蕭何追韓信的地方在漢中留壩縣寒溪)。這里河道斗折蛇行,彩石為底,幽峽曲徑。溯水而上,既有激流素湍,瀉玉碧潭,也有清波倒影,遺韻江天。兩岸青山多姿,數萬畝林海,古木參天,老藤纏樹。黑龍潭,魚倉子清峭幽邃,美不勝收。怡情山水,陶然物外。秀雅嫵媚普陀山,從韓溪河碑溝口西行10里,便至普陀山,山上秀峰環合,小巧別致,幽巖流浪,群猴戲山,天生橋雄視南天,綠島古剎隱沒山間,蘿花壩詩間濃馨,雷家溝雄奇秀麗,山下10余農家,片石蓋房,斫木為器,民風古樸,賓至如歸,普陀山西北原始林中有一洪荒神秘的(萬)字格,方園3平方千米,其間銅墻鐵壁,溝壕石縫,縱橫交錯,地質奇特,林木花草,了難全識;虎豹熊鹿,不一而足;綠林翠蔓,蒙絡搖綴,人入其中,山尤冥滅,如陷迷宮,極有科研觀賞價值。返途出韓溪,便是兩河相并的兩河口,仙景再現,龍架煙霞,赤壁橫空,河口瀑布,桃花仙子,神女峰,結義石……自然風物,妙趣橫生,如詩如畫,步移景換,目不暇接,令人神往。
自焦家河畔一道山梁拔地而起,綿延而上燕巖峰,在這道山梁上幾十座峰叢佇立,大小排列,錯落有致。每座山峰從上到下都長滿了花草樹木,騰蔓環繞,古松挺拔。在這些眾多的山峰中唯有七座格外引人注目,宛如仙女,婷婷玉立,俊秀典雅,神韻非凡,云霧飄浮其間,宛若仙境,這便是七女峰,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費孝通曾提詞:“人間仙境光霧山”便出自這里。七女峰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春天山花飄香,夏季綠樹蔥蘢,深秋彩葉滿山,隆冬冰雪壓枝。
從燕子嶺向東前行500米,便來到“萬笏朝圣”。站在觀景臺上環顧四周,遠處山巒疊嶂、林海蒼茫;近處峰叢林立、千姿百態。對面一道山嶺逶迤環抱,與七女峰遙遙相對,在這道山嶺的一座山峰下,有一個山洞直穿山嶺,直徑約10多米,長約100米,穿過山洞可直接到山嶺的背后,人們把這個山洞叫“穿心眼”,這道山嶺叫穿心嶺。在七女峰與穿心嶺之間形成有一道峽谷,這峽谷出口較小,里面寬闊,如葫蘆形,在這峽谷里面產有一種使用“火鏈”的石頭,叫“火石”,為此人們把這里叫“火石塘”?!盎疰湣笔巧嚼锶税l明的一種取火工具,一個紙捻、一塊火石、一塊熟鐵,一手握住紙捻與火石,一手拿著熟鐵撞擊火石而產生火花,火花落在紙捻上便可燃燒,于是就取得了火種。這種原始的取火工具,在如今看來既復雜又簡單,但是它卻包涵著千百年來人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認識,它記錄了光霧山人生產、生活的歷史,體現了光霧山人無窮的智慧。在火石塘里,大大小小的峰叢遍布其間,依序綿延至四周山坡、山崖,極為壯觀,有的如蠟燭直立,有的如并蒂蓮花,有的似帆船起航,有的像古人朝靴。左邊一座高大挺拔的石峰屹立于山崖,其形如一尊巨大的人像端坐于山崖之上,俯視著火石塘四周群峰石林,“萬笏朝圣”的由來便出自于這里。
進入光霧山旅游景區便可看見一座挺拔秀麗的高山,這就是龍架山,龍架山自焦家河畔拔地而起,橫臥在綠水與藍天之間,她常被一層或濃或淡的云霧所纏繞,若隱若現,因此得名“龍駕煙云”。整個龍架山高300多米,長約5公里,其山形如巨龍的骨架,可以明顯的分為上、中、下三層,上層高低錯落如鋸齒狀的大小山峰猶如龍的脊骨,中層帶狀綿延的林木如龍身,下層大小十八座山峰如龍須和龍爪。龍架山有一奇觀,若遇雨后天晴的早晨,太陽出來的時候,山頂會出現紅云罩山頂的奇觀,山間云霧飄渺,青山若隱若現,十分神奇壯觀。當地人說這是“佛光”,凡能見到佛光的人就會增福增壽。其實這是一種自然現象,是光和霧在適當的條件下形成的彩虹。有人為這一奇觀曾寫下了這樣一首詩:青龍逶迤騰云間,吐霧化彩護龍冠。只因采得天地氣,不歸大海戀桃園。
米倉古道因翻越米倉山而得名,與金牛道、荔枝道并稱中國三大古蜀道,被譽為“中國乃至世界交通史上的活化石”“一條流淌的茶馬文化長河”“一段可以觸摸的歷史”。米倉古道為南疆北國之鎖鑰,北上關中而通中原,南下巴蜀以達西南,是中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條軍事通道和糧食物資運輸要道。米倉古道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滄海桑田的講述人。三千年來,古道上兵馬馳騁,商賈往來,行旅不斷,留下了眾多精彩故事,待人尋蹤問古。古道上世世代代巴山背二哥與巴山幺妹的故事更是淵遠流長,不僅留下了《巴山背二歌》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們積淀下的故事更是被改編成一部大型行浸式山水夜游《夢境光霧山》在景區演繹。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已將米倉古道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預備名錄。今天,當你走在光霧山旅游景區的米倉古道上,隨處可見的歷史劃痕,崎嶇艱險的凌空棧道,豐富多彩的石刻豐碑 ,無不在給你講述著一段遠去的神秘歷史。
從燕子嶺向北下行300米便來到燕巖石林。在燕巖峰北面的絕壁下有一個巨大的溶洞叫燕子洞,每年春天有成千上萬只燕子來到這洞中棲息,秋天飛走,燕子巖便由此而得名。以前常有人去洞中偷取“燕窩”,如今為保護生物環境,嚴禁人們入內,所以保護野生動物在光霧山中已是家喻戶曉了。站在燕巖石林觀景臺上,眼前的景色美不勝收,如臨仙境一般。四周石林成陣,滿目奇觀;蒼松古藤,郁郁蔥蔥;峽谷峭壁,刀砍斧削;群峰石林,大小各異;景象特別,千奇百怪。有的如雨后春筍,拔地成林;有的俊秀典雅,婷婷玉立;有的高大挺拔,直插云天;有的叢生擁抱,自然天成。在這眾多的石林中有一根分外引人注目,它高約200多米,宏偉高大,巍然屹立于山谷之中,被稱為“定海神針”。在其旁邊有三根為伍和兩根一排的石柱林立,被稱為“三柱香”、“兩根蠟”。燕巖石林不僅石林成陣,而且植被豐茂,在眾多的石林峰頂都長有大小樹木,棵棵蒼勁有力,大多為巴山松。這里花草樹木,適地而生;藤蔓環繞,攀巖附壁;滿目青山,蒼翠欲滴;空氣清爽,沁人肺腑。
太極天坑是光霧山旅游景區的一大精品景觀。站在這里,好像進入了一個天坑,但它并非地質學中所說的天坑,是沿震旦系燈影組白云巖中的構造裂隙或軟弱地帶,由地下水溶蝕引起地表上部巖層下陷,并經地表流水下切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弧形彎曲河道。據地質專家介紹,這里是典型的鍋墻地貌,億萬年來,焦家河水一直由東向西切割,把這里的巖溶山體切割成S形狀,如一幅太極圖案,因此,稱為“太極天坑”。焦家河流到這里,似乎變得更加溫柔、寧靜,在群山、秀峰、峭壁、綠蔭的擁抱中蜿蜒迂回,如一條翡翠玉帶纏繞在峽谷之中。奇山生奇峰,奇峰俏山河,在群山、峭壁的懷抱中,孕育出一顆珍珠般美麗的綠島,灌木成蔭,綠樹蔥蘢,如蓬萊仙境,似青水芙蓉。一座奇異的綠峰拱立,如情侶重逢、如龍角倚天、如孔雀開屏、如桃園結義。周圍懸崖峭壁上的地質奇觀,記錄著地質構造、地殼變遷、滄海桑田的歷史,令眾多的地質學家驚嘆不已、流連忘返。千萬年來,斗轉星移,歲月滄桑,大自然在不經意間,造就出這美輪美奐、超凡脫俗的山水奇觀,也成全了多少文人雅士的創作天才和無盡遐想。真是:山水太極造奇觀,鍋墻天眼山水間。水繞群山山抱水,山生奇峰峰秀山。
光霧山紅葉具有五大主要特點:一是面積大,氣勢壯觀。景區有830平方公里,其中就有680平方公里的紅葉景觀;二是色彩豐富,五彩斑斕。一般紅葉以紅色為主,而光霧山的紅葉顏色呈梯次變化,以藍、綠、黃、橙、紅為主,這是其他紅葉觀賞區無法相比的;三是周期長,景色分明。觀賞紅葉時間長達一個月之久,第一個階段看紅葉五彩斑斕,第二個階段看紅葉層林盡染,第三個階段看紅葉萬葉飄丹;四是種類多,內容豐富。光霧山紅葉有水青岡、楓樹、椴樹、薔薇科等40多個品種,有手掌狀、羽毛狀、船形狀、針形狀等20多種形狀,有火紅、品紅、酒紅、褚紅、玫瑰紅、紫紅、金紅等10多種顏色;五是品位高,出身名門。先后曾有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和美國的植物專家考察后,把光霧山景區稱為“金區”,把光霧山紅葉稱為“金葉”。
1.成都--綿陽--廣元--寧強--勉縣--南鄭--光霧山鎮(自駕車約6小時)
2.成都--巴中--南江--光霧山鎮(桃園鎮)(自駕車約7小時)
3.自助游客可在漢中長途汽車站乘班車直達光霧山鎮(桃園鎮)(約70公里)
4.自助游客也可在廣元客運站乘班車經南江縣抵達光霧山鎮(桃園鎮)(約170公里)
5.自助游客也可在成都北門客運站乘班車經南江縣抵達光霧山鎮(桃園鎮)(約430公里)
1、燕子巖云中漫步游線:景區入口—三道關—南天門—七女峰—萬笏朝圣—云天飛燕—紅山崖—燕子嶺,單程4.6千米,游覽時間約4小時;
打卡景點:七女峰、萬笏朝圣、云天飛燕、燕子嶺。
2、焦家河曲流峽谷游線:景區入口—彭家壩—兩河口—太極天坑—巖房,單程6.2千米,游覽時間約3小時;
打卡景點:龍架煙云、兩河口、太極天坑、感靈寺。
3、太極天坑環山游線:太極天坑—通木嘴—飛云棧道—倉峰迎暉—倉子嶺—感靈寺,總長度3千米,游覽時間約1小時;
打卡景點:飛云棧道、倉峰迎暉、通木嘴。
4、寒溪河米倉古道游線:碑溝口—截賢驛—櫻桃河谷,單程4.8千米,游覽時間約3小時;
打卡景點:碑溝口、米倉古道、截賢驛、櫻桃河谷。
光霧山,海拔2507米,為米倉山主峰,四周奇峰挺立,峽谷幽深狹窄,相對高差北部大于1000米;南部600—800米。地貌按其成因和形態類型,可劃分為侵蝕構造—中、深切割高中山地貌,侵蝕溶蝕—中切割中山地貌,侵蝕剝蝕—中切割中低山地貌,侵蝕堆積地貌四個地貌類型。
光霧山地處南北氣候分界線,是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西北冷空氣咆哮南下,經秦嶺阻擋后,其勢銳減,再經漢中平原來到光霧山地區,已是強駑之末,不得不停頓下來,南方溫柔的暖流北上到此,被北方的冷空氣阻擋也被停滯下來,由此形成了南北冷暖氣流的交匯帶,造就出原始秀美的自然景觀和最佳的宜居環境。
光霧山旅游景區氣候宜人,年均氣溫13℃,7月均溫20℃,1月均溫-2.5℃。無霜期200天,初霜最早10月10日,終霜最晚3月20日。年均降雨量1350mm。降雪期一般為11月至翌年2月,常年積雪厚度平均為20cm,最厚約1m。區內四季分明,空氣清新,春天氣候暖和,夏天清爽愜意,秋天氣爽不燥,冬天有冰雪而不干冷??諝赓|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平均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含量超3萬個,噪音質量、地表水質量均達到國家一類標準。
2018年,四川十大特色旅游品牌”網絡評選中榮獲“四川十大紅葉旅游目的地”稱號。
“2020四川最受網民喜愛的網紅打卡地TOP100”排名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