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古鎮,以南市河、東市河、西市河、寶善河構成的十字河為骨架,街和民居沿河分布,隨河而走,以南東街、南西街為串聯,構成了十字形格局。景區共分三大區塊,第一塊是南潯旅游景點富集區,張石銘故居、劉氏梯號等景點分布其中;第二塊是由小蓮莊、嘉業堂藏書樓等景點組成的中心景區;第三塊是以東大街、張靜江故居和百間樓為主的東北區塊。
南潯地處浙江北部杭嘉湖平原,東南鄰桐鄉市,東北毗蘇州市吳江區,南連德清縣,西接湖州市吳興區,北瀕太湖。地理坐標為北緯30°52′-30°53′,東經120°25′~120°26′。
南潯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平原,地勢較低,平均海拔在5米以下。鎮內河流縱橫,湖漾密布,共有河道1035條,總長1674公里,總水域面積84.7平方公里。
南潯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濕潤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15.5℃~16℃之間,年平均雨日142~155天,平均降水量在1050-1850毫米左右,無霜期224-246天。
南潯自古以來便是湖州的經濟文化重鎮,自兩宋時期便以盛產優質生絲聞名,明清時期成為典型的江南絲綢市鎮,出產的輯里絲成為皇家織造的指定原料。
南潯較早地受歐美文化的影響,涌現了龐元澄、龐萊臣、劉鏞、徐舜壽、龐元濟、張靜江、金城等一大批重要歷史人物。
區外交通
1、自駕:
(1)上海方向游客:滬青平高速→G50滬渝高速“南潯”出口下
(2)杭州方向游客:杭州北線繞城高速→S13練杭高速→S12申嘉湖高速“南潯南”出口下
(3)南京方向游客:G25長深高速(杭寧高速)→G50滬渝高速→“南潯”出口下
2、汽車:
(1)杭州汽車北站每天有數十趟班發往南潯車站的汽車,行程約2個小時,抵達南潯車站可乘當地三輪車到古鎮景區。
(2)蘇州汽車南站,每半小時發一班到南潯的班車。另外,蘇州汽車西站也有車發往南潯,行程約1小時。
(3)湖州浙北客運中心、湖州汽車新站每天都有直達南潯的快客。
3、公交:
市區內乘坐151路到泰安路換乘中心站下。
區內交通
游船:位于景區入口,工作時間為8:30-16:00,運行路線:
1、小蓮莊碼頭至廣惠宮碼頭:160元(單程)
2、小蓮莊碼頭至廊橋碼頭:280元(單程),380元(雙程)
南潯的春天,水暖花開,陽光明媚,沿河兩岸新綠的柳樹分外迷人,既有煙雨江南的迷蒙,也有絢爛多彩的桃紅柳綠,是水上游古鎮的最好時節。走一條古巷,踏在歷經歲月洗禮的青石板,手指輕輕的劃過粉墻,耳邊響起吆喝聲,呼吸著百年前生活的氣息。
比起白日的喧囂,夏天夜幕之下的古鎮更有水鄉韻味。江南豪門、私家園林、明清大宅等等,這座藏在深閨的江南古鎮,以一種靜謐的姿態,默默地迎接著四方賓客。傍晚時分,華燈初上,燈光倒映在河面,照亮了整座南潯古鎮。
秋天的古鎮,比往日多了一份靜謐與厚重,到處是五彩繽紛的圖畫,能悄悄躲進你心里。每年秋天鎮內的桂花開了,楓葉紅了,銀杏葉也開始飄落,在古色古香的古鎮里漫步,聞著石子路兩邊桂花樹的清香,那是再好不過的時光。
冬天游古鎮,雖是寒冬季節,但這里樹未落葉,臘梅盛開,柔柔杏色黃柳,沿河垂順,碧水小橋,游人如織,一屋一橋,一磚一瓦,無不顯現出江南古鎮獨特的美。古鎮的張石銘舊宅內有一片梅園,是最佳的賞梅地點。
夏季(4月-10月):8:00-17:00
冬季(11月-次年3月):8:00-16:30
成人票:95元,半價票:50元
優待政策:
兒童:身高1.2米(含)以下,或年齡6周歲(不含)以下的兒童(憑身份證、戶口本驗票),免費;6周歲(含)-18周歲(不含),或者身高1.2m(不含)-1.5m(含)的兒童,半票。
老人:70周歲(含)以上,免費;80周歲(含)以上的老人除自己憑證件免票外,還可以在同行中任選一位游客免票,有且只能選擇一位,免費;年齡60周歲(含)-70周歲(不含),半票。
學生: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大、中、小學生(不含成人教育),半票。
殘疾人:持殘疾證,免費。
軍人:殘疾軍人、現役軍人持軍殘證和有效證件,免費。
記者:持國家新聞出版社或國家廣電總局頒發的記者證,免費。
離休人員:持離休干部證,免費。
教職工:持三十年教齡證,半票。
補充說明: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具體請以景區當天披露為準。
由明代禮部尚書董份為其女眷和仆人而建,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始建時約有樓房百間,故稱“百間樓”,是江南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時期沿河民居建筑群之一。百間樓依河立樓,河道蜿蜒逶迤,與映在河水中的倒影,構成了一副江南水上人家的畫卷。
小蓮莊是晚清南潯“四象”之首劉鏞的私家花園,始建于1885年,后經四十年的經營,由其孫劉承干于1924年全面建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鷓鴣溪畔,粉墻黛瓦,蓮池曲橋,奇峰怪石,讓人品味到“雖由人作,宛如天開”的意境。
是進中西合璧式建筑,占地950平方米。該館共分五個展廳,是一個集歷史記實、人文體驗、科普教育、產品展銷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展館。
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間,是歷史悠久的道教福地。傳說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張士誠曾占廣惠宮為行宮,故又名張王廟。佛道結合,既供黃大仙,又奉觀世音菩薩。
又名懿德堂,占地面積6500平方米,建筑面積7000平方米,有五落四進和中、西式各式樓房150間。整個大宅由典型的江南傳統建筑和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歐式建筑群組成,處處呈現中西合壁的特點。其中精美的磚雕、木雕、石雕、玻璃雕堪稱“四絕”。
江南四大藏書樓之一,因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題贈“欽若嘉業”九龍金匾而得名;由“四象”之首劉鏞的孫子、清末著名藏書家劉承干所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藏書樓總體設計為中西合璧園林式布局,鼎盛時有藏書6萬卷,共約16萬冊,其中不少為海內外秘籍和珍本。
俗稱“紅房子”,南潯“四象”之一劉鏞第三子劉梯青所建,是中西合璧建筑風格的又一經典之作。整座建筑以傳統儒家文化思想理念為主體,大宅高敞恢弘,融入歐洲羅馬式風格。洋樓下還沉埋過一場不可忘懷的歷史悲劇——清初第一文字獄“莊氏史案”。
位于南潯鎮東大街,又名尊德堂,由其祖父張頌賢于清同治年間而建。故居保持清代傳統三進五間式古建筑風格,整體建筑為典型的江南豪門大宅風格,高達幽深,尤其是那韻味獨特的封火山墻,可稱“江南一絕”。
線路一:
石銘舊宅→小蓮莊→嘉業藏書樓→劉氏梯號→輯里湖絲館→通津橋→洪濟橋→張靜江故居→百間樓
線路二:
江南第一宅→小蓮莊→嘉業藏書樓→劉氏梯號→輯里湖絲館→頔塘故道→張靜江故居→百間樓
線路三:
象門街→小蓮莊→嘉業藏書樓→張氏舊宅→求恕里→劉氏梯號→廣惠宮→湖筆人家→南潯史館→百船舫→張靜江故居→百間樓
南潯古鎮住宿點還是相當多的,大致可以分為3類:
1、百間樓古宅住宿:這種洋溢著水鄉靈氣的古宅,是體驗南潯特色的最佳住宿點,游客可以在住宿的同時體驗南潯的古宅風情。
2、臨水家庭旅館:就是沿河而建的家庭旅館,適合喜歡水鄉風情又追求經濟實惠的游客。
3、酒店賓館:南潯的商業街上有不少酒店旅館,對住宿要求高的朋友可以選擇這類住宿。
1、特色菜:潯蹄、太湖蟹、爛糊鱔絲、清蒸鱖魚、清炒繡花錦、鹽水白蝦、冬筍黑魚片、紅燒湖羊肉等。
2、特色小吃:千張包、雙交面、薰豆茶、風枵、臭豆腐、香大頭菜。
3、糕點:枇杷梗、定勝糕、玫瑰酥糖、桔紅糕、椒鹽桃片、枇杷梗等。
特產:南潯藏谷酒、野荸薺、善璉湖筆、輯里湖絲、重麻酥糖、手工烙鐵畫、手牛角梳等。
1、停車場:【南潯古鎮主入口生態停車場】價格20元/次;地址:景區南大門;庫位380。
2、手機充電:游客中心提供移動充電寶租借服務。
3、行李寄存:游客服務中心可免費寄存,工作時間8:00-17:00,貴重物品,易碎易燃物品不得寄存。
3、景區講解:游客須到售票口購買導游票,導游服務處憑導游票派遣講解導游。
4、衛生間:售票大廳以及景區內設有多個衛生間,均標有醒目的指示牌。
5、餐廳:景區內設有多個餐廳。
6、便利店:景區內設有便利商店,具體位置以景區地圖為準。
1、景區內的人力車經常會出現自行添加行程多要錢的情況,乘坐前需要講好行程價錢。
2、寵物禁止入內,需要在游客服務中心寄存。
3、古鎮偶爾會下小雨,去旅游的話要帶上一把雨傘。
4、出發前,可以帶一些常用的藥物在身上,以防萬一。
5、夏天出門,可以準備一些保濕噴霧劑,另外,防曬霜、防曬衣、墨鏡之類的物品一定要準備齊全,防止高溫中暑。
春天的南潯古鎮還是比較冷的,這個季節去旅游的話,建議穿一些些防寒保暖的衣服,薄毛衣,加棉打底衫,毛呢外套等等,另外手套、圍巾也是必不可少的。秋天去古鎮,白天適合穿著風衣,夾克衫,薄毛衫,舒適的運動套裝,西服套裝等,夜間穿沖鋒衣、夾克衫、毛呢外套、風衣、休閑服等衣服。
周邊景點 | 大概距離 | 游玩時長 |
金象湖公園 | 3公里 | 1~2小時 |
震澤古鎮 | 12.6公里 | 3~4小時 |
烏鎮 | 22.4公里 | 1~3天 |
蓮花莊 | 34.7公里 | 3~4小時 |
荻港古村 | 40.1公里 | 2~3小時 |
蘇州同里古鎮 | 54.3公里 | 1~2天 |
西塘古鎮 | 57.8公里 | 3~4小時 |
周莊古鎮 | 64.2公里 | 1~2天 |
金雞湖景區 | 71.4公里 | 1~2天 |
錦溪古鎮 | 73公里 | 1~3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