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科大學是中國共產黨較早創建的院校,是以學校名義走完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全程并在長征中繼續辦學的院校,是我國較早進行西醫學學院式教育的醫學高校之一。
中國醫科大學建校至今,共培養了10萬多名高級醫學專門人才,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多年來,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國家衛生管理的著名領導干部和醫學界的著名專家學者。據不完全統計,擔任副部級以上職務百余位,衛生行業主管部門正、副部長10位,將軍40多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17位。
學?,F有沈北、和平2個校區,設有16個學院(學部)、3個研究院。在醫學、教育學、理學、工學、哲學和管理學等6學科門類擁有學位授予權;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生物學等7個學科具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70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75個。學?,F有3所附屬綜合性醫院和2所??菩葬t院,開放床位11332張,牙科綜合治療椅273張。
學校全日制在校生17214人,其中博士生1252人,碩士生(含七年制)5514人,普通本科生9407人,預科生23人,外國留學生1018人。
學校名稱 | 省份 | 科類 | 年份 | 錄取批次 | 招生類型 | 最低分/最低位次 | 省控線 | 專業組 | 選科要求 |
中國醫科大學 | 北京市 | 綜合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593/9695 | 425 | (01) | 化學、生物(2科必選) |
中國醫科大學 | 北京市 | 綜合 | 2022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辦學 | 526/20947 | 425 | (02) | 化學必選 |
中國醫科大學 | 天津市 | 綜合 | 2022 | 本科批A段 | 普通類 | 635/7401 | 463 | (2) | 化學、生物(2科必選) |
中國醫科大學 | 天津市 | 綜合 | 2022 | 本科批A段 | 中外合作辦學 | 578/18759 | 463 | (1) | 化學必選 |
中國醫科大學 | 河北省 | 物理類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589/14462 | 430 | ||
中國醫科大學 | 河北省 | 物理類 | 2022 | 本科提前批B段 | 國家專項計劃 | 585/16469 | 430 | ||
中國醫科大學 | 河北省 | 物理類 | 2022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辦學 | 527/61435 | 430 | ||
中國醫科大學 | 山西省 | 理科 | 2022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類 | 538/17134 | 498 | ||
中國醫科大學 | 山西省 | 理科 | 2022 | 本科一批A1段 | 普通類 | 498/35905 | 498 | ||
中國醫科大學 | 內蒙古 | 理科 | 2022 | 本科一批 | 普通類 | 519/10084 | 427 | ||
中國醫科大學 | 內蒙古 | 理科 | 2022 | 本科提前批B段 | 國家專項計劃 | 518/10249 | - | ||
中國醫科大學 | 內蒙古 | 理科 | 2022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辦學 | 451/24313 | 427 | ||
中國醫科大學 | 遼寧省 | 物理類 | 2022 | 本科批 | 普通類 | 530/32834 | 362 |
一、學校自然情況說明
1.高校名稱(全稱):中國醫科大學
2.辦學地點及校址:沈陽市沈北新區蒲河路77號
3.辦學類型:普通高等學校(公辦)
4.辦學層次:本科
5.辦學形式:全日制
6.主要辦學條件:校園占地面積153.3萬平方米(約合2298.7畝);生均教學行政用房面積15.9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積12.2平方米;生師比13.3;專任教師914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為92.8%,具有高級職務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51.1%;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5595.3萬元,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23228.9元;圖書135.5萬冊,生均圖書36.8冊。
2023級新生宿舍標準(2、4)間。宿舍分配方案:2023級新生入學采取學校集中統一分配的方式分配宿舍。
二、招生計劃特別說明
1.學校在制定分專業計劃時根據學校辦學條件、就業情況和社會需求,經學校招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研究確定各專業培養規模和招生計劃,主要滿足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一流特色學科和重點支持的學科專業計劃。
2.學校制定分省計劃主要面向中西部地區和生源質量較好的省份和地區安排招生名額。
3.學校不設預留計劃。
4.各專業外語語種不限。學校外語教學統一采用英語,其中臨床醫學(紅醫班)、臨床醫學(“5+3”一體化)、臨床醫學(“5+3”一體化)(兒科學)專業課程采用中英雙語教學,藥物制劑(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和生物技術(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采用全英語教學,外語為非英語考生請慎重報考。
5.各專業男女生比例不限。
6.學校招生計劃按照省教育廳核準的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執行。
7. 在高考綜合改革試點?。ㄊ校┰O置的招生專業(類),對選考科目的要求、綜合素質檔案的使用辦法,以當地教育招生考試部門及學校官方網站公告為準(選考科目與2019年公布的選考科目保持一致)。
三、專業設置說明
序號 |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學制 |
學習年限 |
科 類1(非高考綜合改革省份)
|
種類2(采用3+1+2模式的高考綜合改革省份)
|
授予學位門類
|
學費 (元/年/生)
|
備注
|
1 |
071001 |
生物科學 |
4 |
4-8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理學 |
5200 |
|
2 |
071003 |
生物信息學 |
4 |
4-8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理學 |
5200 |
|
3 |
071102 |
應用心理學 |
4 |
4-8 |
理工 |
物理歷史學科類兼招 |
理學 |
5200 |
|
4 |
082601 |
生物醫學工程 |
4 |
4-8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工學 |
5200 |
|
5 |
100101K |
基礎醫學 |
5 |
5-9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醫學 |
5500 |
|
6 |
100201K |
臨床醫學 |
5 |
5-9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醫學 |
6050 |
紅醫班 |
7 |
100201K |
臨床醫學 |
5+3 |
8-12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醫學 |
6050 |
“5+3”一體化 |
8 |
100201K |
臨床醫學 |
5+3 |
8-12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醫學 |
6050 |
“5+3”一體化(兒科學) |
9 |
100201K |
臨床醫學 |
5 |
5-9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醫學 |
6050 |
|
10 |
100201K |
臨床醫學 |
5 |
5-9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醫學 |
6050 |
檢驗醫師培養試驗班 |
11 |
100202TK |
麻醉學 |
5 |
5-9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醫學 |
6050 |
|
12 |
100203TK |
醫學影像學 |
5 |
5-9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醫學 |
6050 |
|
13 |
100204TK |
眼視光醫學 |
5 |
5-9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醫學 |
5500 |
|
14 |
100205TK |
精神醫學 |
5 |
5-9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醫學 |
5500 |
|
15 |
100207TK |
兒科學 |
5 |
5-9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醫學 |
6050 |
|
16 |
100301K |
口腔醫學 |
5 |
5-9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醫學 |
6050 |
|
17 |
100401K |
預防醫學 |
5 |
5-9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醫學 |
5500 |
|
18 |
100701 |
藥學 |
4 |
4-8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理學 |
5500 |
|
19 |
100703TK |
臨床藥學 |
5 |
5-9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理學 |
5500 |
|
20 |
100901K |
法醫學 |
5 |
5-9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醫學 |
5500 |
|
21 |
101001 |
醫學檢驗 技術 |
4 |
4-8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理學 |
5500 |
|
22 |
101003 |
醫學影像 技術 |
4 |
4-8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理學 |
5500 |
|
23 |
101005 |
康復治療學 |
4 |
4-8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理學 |
5500 |
|
24 |
101101 |
護理學 |
4 |
4-8 |
理工 |
物理歷史學科類兼招 |
理學 |
5500 |
|
25 |
120102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4 |
4-8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管理學 |
5200 |
|
26 |
120401 |
公共事業管理 |
4 |
4-8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管理學 |
5200 |
|
27 |
071002H |
生物技術 |
4 |
4-8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理學 |
69000 |
中外合作辦學 |
28 |
100702H |
藥物制劑 |
4 |
4-8 |
理工 |
物理學科類 |
理學 |
69000 |
中外合作辦學 |
注:各專業最終學費標準按照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備案)的標準執行。
四、畢業證書與學位證書說明
臨床醫學(紅醫班)學生學習期滿,成績合格并達到學位授予標準者,頒發中國醫科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并授予醫學學士學位。按學校規定,符合臨床醫學(紅醫班)推薦免試研究生標準者,經本人申請,學校審核批準,可以繼續進行研究生培養階段的學習,達到培養目標要求的,頒發中國醫科大學研究生畢業證書,達到中國醫科大學博士學位授予標準的,授予博士學術學位。
學制為“5+3”一體化的學生學習期滿,成績合格者,頒發中國醫科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和研究生畢業證書。達到中國醫科大學學位授予標準的,授予醫學學士學位和碩士專業學位。
臨床醫學(檢驗醫師培養試驗班)學生學習期滿,成績合格并達到相應學位授予標準者,頒發中國醫科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并授予醫學學士學位。按學校規定,符合臨床醫學(檢驗醫師培養試驗班)推薦免試研究生標準者,經本人申請,學校審核批準,可以繼續進行研究生培養階段的學習,達到培養目標要求的,頒發中國醫科大學研究生畢業證書,達到中國醫科大學碩士學位授予標準的,授予碩士專業學位。
本科生學習期滿,成績合格者,頒發中國醫科大學本科畢業證書。達到中國醫科大學學位授予標準的,授予學士學位。
五、收費情況說明
1.學費和住宿費的收取標準
各專業最終學費標準按照有關部門批準(備案)的標準執行?!?+3”一體化專業學費按5年本科學費標準和3年研究生學費標準分階段執行,研究生階段按研究生入學當年學費標準執行;生物技術(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和藥物制劑(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學費標準均為69000元/年/生。住宿費暫按1200元/年/生收取,最終按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備案)的標準執行。收費標準的變化,學校將以適當的方式向社會公布。
2.學費和住宿費的退費辦法
執行遼寧省教育廳、省物價局及省財政〔2006〕76號文件規定。學生因故退學或提前結束學業,學校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時間,按月計退剩余的學費和住宿費。
3.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政策及有關程序
按照國家關于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的有關要求,對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校開設“綠色通道”,優先辦理入學手續,解除學生的后顧之憂,為孤兒大學生減免在學期間學宿費,協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辦理生源地國家助學貸款,安排校內勤工助學崗位,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緩解在學期間的經濟壓力。
學校設有國家、學校和社會層面的各類獎助學金。其中國家獎學金8000元/人/年、省政府獎學金8000元/人/年、國家勵志獎學金5000元/人/年;國家一等助學金4400元/人/年、國家二等助學金2750元/人/年;校綜合一等獎學金2000元/人/年、校綜合二等獎學金1500元/人/年、校綜合三等獎學金1000元/人/年。
六、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說明
學校與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聯合舉辦的中國醫科大學-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聯合學院,是教育部批準設立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雙方大學在本科教育方面開展合作,通過引進女王大學課程及師資,在中國境內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培養有國際水準的專門本科人才。
合作辦學的全部教育教學過程在中國醫科大學-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聯合學院完成,中英雙方根據各自院校的教學要求共同制定教學計劃。
合作辦學專業與學校其他專業在同批次錄取。
中外合作辦學學生學習期滿,成績合格,頒發中國醫科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同時達到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和中國醫科大學學位授予標準的,授予中國醫科大學理學學士學位和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理學學士學位;未達到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學位授予標準但達到中國醫科大學學位授予標準的,只授予中國醫科大學理學學士學位。
七、錄取辦法說明
1.投檔比例
實行平行志愿的批次,在成績達到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考生中,根據學校生源情況、計劃情況及模擬投檔線,以不低于招生計劃1:1,確定調閱考生檔案比例。
2.身體健康狀況要求
按照教育部、原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醫學類、生物科學類、生物醫學工程、應用心理學專業不招收色覺異??忌?。
3.院校志愿及錄取
遼寧省2023年實行“3+1+2”模式新高考,按照物理學科類、歷史學科類分列招生計劃,分別投檔錄取,在其他省市按當地志愿投檔辦法處理。
4.對高考加分考生的處理
學校執行教育部與相關?。ㄗ灾螀^、直轄市)招考委有關加分政策規定。
所有高考加分項目及分值不適用于不安排分省招生計劃的招生項目。
5.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
對于高考綜合改革采取“專業+院?!蓖稒n模式的?。ㄗ灾螀^、直轄市),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以相關?。ㄗ灾螀^、直轄市)招生主管部門規定的有關要求為準;其余?。ㄗ灾螀^、直轄市)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以學校規定的有關要求為準:
進檔考生采用分數優先的方式安排專業,以投檔分進行排序,投檔分數相同時,依次比較語文+數學總分、語文、數學、外語單科成績確定先后順序。分配專業時無分數級差。
考生所有專業志愿都無法滿足時,若服從專業調劑,則根據考生成績從高分到低分調劑到其它未能錄取滿額的專業,專業調劑時按醫學類專業、生物科學類專業、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應用心理學專業、管理類專業依次滿足,若不服從專業調劑,作退檔處理。
6.特殊省份錄取規則:
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山東省、海南省考生報考專業時需符合學?!?+3”模式設置的選考科目要求;河北省、遼寧省、江蘇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重慶市考生報考專業時需符合學?!?+1+2”模式設置的選考科目要求。投檔及錄取規則按以上省市確定的相關政策執行。
內蒙古自治區實行考試院規定的“招生計劃1:1范圍內按專業志愿排隊錄取”錄取原則。
7.特殊專業要求
法醫學專業招男生為主;專業調劑時優先調劑男生進法醫學專業。
護理學專業不調劑錄取沒有專業志愿的男生。
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只錄取填報該志愿的考生,不調劑錄取服從志愿考生。中外合作辦學專業要求英語成績不低于英語滿分的70%。
八、其他說明問題
1.新生持學校發放的錄取通知書在規定時間內來校報到。學校為新疆塔城地區訂單定向培養的學生需同時持與當地簽訂的就業協議來校報到。對未經同意逾期兩周不報到的已錄取考生,視其為自行放棄入學資格。
2.新生入校后,將依據教育部有關文件規定進行新生資格審查和身體復查,發現不符合錄取條件的一律予以退回。
3.經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和教育部學生司核準,學校繼續配合中國普通高校聯合招生辦公室聯合招收港、澳、臺地區學生。
4.本章程由中國醫科大學招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解釋說明。
九、招生聯系方式
學校招生咨詢電話:024-31939069
學校紀檢監察部門郵箱:[email protected]
學校網址:https://www.cmu.edu.cn/
招生咨詢郵箱:[email protected]
學校地址: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蒲河路77號
郵政編碼:110122
本章更新至2023年6月,最新章程以官網為準。
學校有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3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衛生健康委重點實驗室6個,遼寧省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7個,遼寧省重點實驗室33個,遼寧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2個,遼寧省臨床醫學協同創新聯盟2個,遼寧省高校重大科技平臺2個,遼寧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5個;遼寧省精準醫療重點實驗室1個,遼寧省研究生創新與學術交流中心3個,遼寧省醫療中心50個。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合作成立了中英聯合學院,與美國、英國、法國、日本、俄羅斯、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意大利、丹麥、西班牙、朝鮮、芬蘭以及澳門和臺灣等國家、地區的107所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交流關系,與世界銀行(WBG)、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MB)、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JICA)等機構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學校是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基地(簡稱“111計劃”)。有434名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受聘為學校榮譽職稱,近年來開展了113項重要國際合作項目,38個CMB項目。
1931年11月20日,中國共產黨創辦的一所軍醫學校在江西瑞金誕生,賀誠任校長。
1932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在江西雩都舉行軍醫期開學典禮。
10月,學校在設立軍醫期的基礎上,陸續開設了調劑班、看護班、衛生員班和衛生長班。中央軍委將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更名為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學校設立政治處、教育處和總務處。
1934年10月,為粉碎國民黨軍隊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的第五次"圍剿",中央紅軍開始戰略性大轉移,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隨中央軍委,于10月中旬從瑞金出發。
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隨中央軍委到達陜北。
1940年,學校遷至延安后得到迅速發展,經毛澤東同志提議,學校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王斌繼續擔任學校校長。學校設校部。學?!缎U隆分幸幎?,學校的性質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從事培養技術人才的學校";學校的辦學目標是:"培養革命的技術優良的衛生干部,適應抗戰建國的需要,為民族解放與共產主義事業奮斗到底";教育方針規定為:"培養政治堅定、思想正確、忠于職責、貫徹始終的衛生工作者"。學校對學制進行了調整,軍醫期為四年制,制藥班為三年制,調劑班為一年制。
1945年11月18日,根據黨中央建立鞏固東北革命根據地的指示精神,中國醫科大學從延安出發,挺進東北。
1946年7月,中國醫科大學到達黑龍江興山(現鶴崗市),合并了東北軍醫大學(前身為哈爾濱陸軍軍醫學校)。
1947年1月,中國醫科大學合并東北大學醫學院和原哈爾濱醫科大學一部分。學校設有一所設備完善的附屬醫院,醫院下轄4個所,每個所300--400張床位。
1948年初,中國醫科大學設立4所分校,在龍井將吉林軍大分校設立為第一分校,以內科為主;在哈爾濱建立了第二分校,以五官科為主;將通遼市遼東軍區醫專設立為第三分校;將平谷地區冀熱遼醫專設立為第四分校。
1948年10月,奉上級命令,學校派副校長李亭植率領部分干部、師生接收原長春大學醫學院,組成長春軍醫大學;第一、第二分校合并為現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三分校合并到總校;第四分校組建為現承德醫學院。
1948年11月,東北全境解放,中國醫科大學奉命進駐沈陽,根據東北行政委員會暨東北軍區司令部指示,先后合并了原國立沈陽醫學院(前身為滿州醫科大學,1911年由日本國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建立)和原私立遼寧醫科大學(前身為盛京施醫院醫學堂,1883年由英國基督教聯合長老會派遣的醫學傳教士建立)。
1949年5月,遵照東北軍區暨東北行政委員會命令,中國醫科大學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劃歸東北行政委員會領導。任命東北行政委員會衛生部部長王斌兼任校長,衛生部副部長白希清兼任副校長,陳應謙、闕森華任副校長,并成立校長辦公室。學校設基礎一院、基礎二院、內科學院、外科學院、牙科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婦嬰學院等8個學院。
1949年7月,東北藥學院并入中國醫科大學,為藥學院。
1950年3月,中國醫科大學在全國招收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學生。學制為五年制。
1950年10月,朝鮮戰爭爆發,根據上級指示,學校部分師生組成手術隊和擔架隊,并在黑龍江省北安縣成立北安醫院,承擔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傷員的救護工作。
1952年10月,根據國家教育部關于院系調整的決定,中國醫科大學藥學院改名為東北藥學院(現沈陽藥科大學),脫離中國醫科大學建制。
1954年8月,東北人民政府行政機構撤消,中國醫科大學劃歸國家衛生部領導。
1955年10月,中國醫科大學接受國家衛生部分配的研究生培養任務,使中國醫科大學成為中國較早設立研究生教育的學校之一,也中國醫科大學研究生教育的開端。
1955年7月,根據國家教育部關于院系調整的決定,中國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并入哈爾濱醫科大學,學校設衛生教研組;哈爾濱醫科大學兒科學系并入中國醫科大學。
1955年8月,根據國家衛生部指示,學校建立醫療系、兒科學系。
1956年9月,根據國務院關于醫學院校調整的決定,中國醫科大學改名為沈陽醫學院。1962年,公共衛生學系重新并入哈爾濱醫科大學。
1976年,根據國家教育部指示,學校開始承擔培養留學生任務,來至8個國家的留學生入學。學校重建公共衛生學系。
1978年3月,經國家衛生部批準,學?;謴椭袊t科大學校名。
1978年3月1日,中國醫科大學召開大會,隆重慶祝學?;謴椭袊t科大學校名并掛校牌,國家有關部委和省、市領導親自到會表示祝賀。
1978年9月,中國醫科大學在全國設立六年制英語醫學班。
1981年11月,國務院批準中國醫科大學全國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和導師,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2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21個。
1982年3月,經國家衛生部批準,中國醫科大學成立學位評定委員會,根據國家關于學位授予有關規定,授予32人為醫學學位。
1987年5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舉行開院典禮,成為遼寧省大學本科口腔專業教學醫院。
1994年5月,中國醫科大學在原基礎醫學部建制基礎上成立基礎醫學院。學校是原國家衛生部部屬高等醫學院校,2000年劃轉為遼寧省人民政府管理。
2010年5月,該校沈北新區新校園建設用地獲國務院正式批準。
2010年7月,新校園奠基儀式在沈北新區新校園場區。
2010年9月,該校與英國女王大學簽署教學、科研戰略合作協議。
2010年10月,該校與日本東北大學醫學部簽署合作備忘錄。
2014年11月,老校區搬遷至沈北校區。
2015年12月,中國醫科大學的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學科、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的學術影響力進入ESI世界前1%。
2016年,遼寧省人民政府、國家衛生計生委、教育部共建中國醫科大學。
2017年,入選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國內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同年,遼寧省計劃生育研究院劃轉中國醫科大學。
2018年9月26日,中國醫科大學與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
相關數據統計截止日期為2020年12月,具體請以官網為準。